一、專業簡介
(一)專業培養目标和人才能力目标
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以适應地方經濟和航空航天事業發展需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具有航天品質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培養能夠系統運用經濟、管理、工程、法律和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專業知識分析、診斷和解決組織中人力資源管理系統有關效率、優化、控制、成本、評價等綜合性問題,在本領域從事人力資源規劃、招聘甄選、員工培訓與開發、績效管理、薪酬管理、員工關系管理、勞動定額和定編定員等方面工作的應用型人才。
(二)發展曆程與特色優勢
1. 發展曆程
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發展曆程,大緻分為三個階段:初創期(1982—1985),1982年設立勞動定額專業,1985年改建為勞動人事管理專業;探索期(1985—2012),改建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建成國家精品課程和省級優秀教學團隊。發展期(2012至今),開展國際合作,打造區級一流本科課程、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和碩士點建設立項單位。(見圖1)

2. 特色優勢
(1)行業特色:傳承航天基因,鍛造航天品質
本專業源于國家航天事業對勞動管理人才的需要。貼合行業需要,傳承航天基因,培養學生航天品質。
(2)專業特色:融合工管優勢,培養應用人才
以新文科的教學理念為指引,管理學與工學相融合,發揮學校工科優勢和航天行業資源,打造航天課程模塊+工學基礎課程模塊+人力資源管理模塊的人才培養體系。
二、專業主幹核心課程
專業主幹課程:經濟學原理、現代管理學、統計與管理定量分析、會計學、組織行為學、人力資源管理、組織與工作設計、招聘與人才測評、人力資源開發與培訓管理、績效管理、薪酬與福利管理、員工關系與勞動法、勞動經濟學原理、勞動定額管理等。
專業實踐課程:模拟招聘實踐、素質測評實訓、勞動定額實訓、勞動關系管理實訓、人力資源管理綜合模拟實訓、素質拓展實訓、畢業實習等。
三、專業建設成果
(一)專業師資隊伍情況
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現有專任教師22人,其中教授、副教授8人,高級職稱教師占比36%,博士及在讀博士12人,碩士及以上學位教師占比100%。
(二)現有教學條件
目前,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擁有管理綜合實驗室、勞動關系管理實驗室、人力資源管理綜合實驗室、勞動定額實驗室、素質拓展基地等5個專業實驗實訓室,與桂林航天電子有限公司、上海琦蘊多媒體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軒琦展覽策劃有限公司、上海創幸文化創意展示有限公司、桂林天石科技有限公司、桂林上合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桂林市勞動人事争議仲裁院等校外實習基地合作構建校企、校政協同育人模式,深化産教融合。
(三)成效
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改革對接國家和行業新需求,本專業關于人才培養方面的區級教課題立項13項,2019年獲批校級特色專業,2020年獲批校級産教融合示範專業,2021年獲批自治區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022年在廣西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綜合評估中被評為“四星”專業,2023在校友會中國大學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排名(應用型)中被評為5星,A+,位列全國第11名,廣西第1名。
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教師團隊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3項;自治區級教改項目10餘項;廣西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專業現有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自治區五類“金課”1門,出版教材4部,多門核心課程通過智慧樹、微助教、雨課堂等網絡平台建設在線課程。
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學生多次獲得“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創青春”廣西大學生創業大賽、人力資源知識技能競賽等各類獎項。
四、就業方向
畢業生可在各類企業,事業單位,政府機構從事人力資源規劃、員工培訓與開發、績效管理、薪酬管理、員工關系管理、勞動定額等人力資源管理相關工作,也可在各類企業,事業單位,政府機構從事行政管理相關工作。

圖:本專業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人力資源管理知識與技能大賽獲一等獎

圖:學生開展模拟招聘實訓

圖:學生開展模拟仲裁庭實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