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屆曆次全會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7月16日-20日,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紅色移動博物館賦能黨史學習教育實踐團赴桂林市七星區、全州縣、興安縣、靈川縣等紅色文化遺址,開展“學黨史,憶初心,悟精神” 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旨在重走紅色足迹、追溯紅色記憶、體悟紅色文化。

圖 實踐團成員暑期社會實踐合影
① 重走紅色足迹,構建分層式黨史學習教育體系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團委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按照學校黨委黨史學習教育部署要求,結合廣西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方案,推動青年學生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實現潤物細無聲地融入教育教學、社會服務。對此,實踐團以“集體座談+專題講座”為理論學習主體,以“參觀考察+實地調研”為實踐教育支撐,構建“理論+實踐”分層式黨史學習教育體系,充分發揮地緣優勢、專業優勢,将社會實踐“大思政”課堂延伸至桂北紅色革命舊址、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重要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大力挖掘桂北紅色資源,找準、找對黨史學習教育切入點,讓青年學生重走紅色足迹,點亮紅色信仰之光。
青年理論學習是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實踐團以理論學習為主體,組織開展“讀講一本書”活動,認真研讀《中國共産黨簡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習近平關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論述摘編》《習近平講黨史故事》等四本理論原著,完成面對面、互動式理論學習。


圖 實踐團成員開展黨史理論學習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在全州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館、覺山鋪阻擊舊址,實踐團成員重走紅色足迹,探尋紅軍将士在桂北艱難跋涉的戰鬥足迹。一件件紅軍使用過的老舊武器,一幕幕紅軍與敵人血戰到底的曆史場景,一片片镌刻着紅色足迹的土地,實踐團成員懷着崇敬之心回望紅軍長征史上最壯烈的一戰——湘江戰役,學生們認為每到紅色革命聖地,都是一次自我教育、都是一種精神洗禮。在興安紅軍長征突破湘江烈士紀念碑園,紀念碑由三支直插雲霄的步槍造型構成,充分體現着“槍杆子裡出政權”的思想,生動展現了革命先烈不怕犧牲、勇于奮鬥的紅色精神,震撼人心的設計向中華人民昭示着革命先烈的偉大和無畏,這也激勵着實踐團成員要堅定理想信念,站穩人民立場,回望紅色曆史,用腳步丈量紅色之路。在靈川路莫村軍需物資轉運站,實踐團成員仔細閱讀紅色文物材料,親身感受革命先烈艱苦奮鬥、不怕犧牲的紅色精神。在桂林市七星公園陳光烈士墓,實踐團隊成員向陳光烈士敬獻鮮花,鞠躬,表達了青年學生對陳光烈士的敬仰。作為時代青年,要學習弘揚紅色精神,才能更好的擔當時代大任。伴随着湘江血火戰歌,青年學子不忘革命初心、不忘革命先烈,讓現場黨史學習教育,入腦、入心、入行。
“我剛開始參加工作的時候,到這裡來的參觀遊客很少,每天我就隻有2到3場講解,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參觀紅色博物館,我非常的開心,也願意給他們講述湘江故事,分享紅色事迹。”湘江戰役紀念館講解員笑着談到。




圖 實踐團成員在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館、桂林七星公園陳光烈士紀念塔、路莫村軍需物資轉運站等地開展暑期社會實踐
實踐團隊成員談道:“講解員帶着我們走進紀念館,一塊塊石碑,一件件展品讓人眼前一亮,講解員的一番講解讓我們隊員感觸良多,感受到了當時戰争的殘酷,也将其銘記于心,立志學黨史辦實事。”
② 追溯紅色記憶,打造沉浸式黨史學習教育方式
聚焦青年學生的思維方式、學習方法、個性特征,實踐團踐行“組織引領、沉浸教育、主動服務”的模式,将黨史學習、實踐課堂移動到桂北紅色文化遺址、紀念館、博物館,追溯紅色記憶,開展“閱讀紅色經典、講述紅色故事、書寫紅色體會”等多形式、沉浸式、情景式、移動式黨史學習教育,将專業本領、創新能力應用到“聽黨話、跟黨走”的實際行動中,帶領青年學生學習黨史,領會紅色精神,引導青年學生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
紅色經典記錄着黨的光輝曆史、承載着紅色革命傳統。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紅色移動博物館賦能黨史學習教育實踐團堅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國共産黨曆史的重要論述,學好用好紅色經典和重大主題讀物,從閱讀紅色經典中汲取文化養分和精神力量,增強青年學生跟黨走中國道路的自覺自信。
在閱讀的過程中,實踐團成員體會到:“在紅色的地方閱讀紅色書籍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讓我深刻感受到了紅色文化的魅力,更深一步地領會到紅色精神,我們實踐團隊也會發掘更多紅色經典,講述紅色故事,發揚紅色精神。”


圖 實踐團成員在閱讀紅色經典
“血戰湘江•突破包圍”已是建黨百年紅色旅遊百條精品路線。曆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實踐團成員借助紅色文化微講解的形式,學習和宣講中央紅軍長征過程中的湘江戰役,帶領實踐團成員追溯湘江戰役的壯烈往事,感受長征路上的艱難險阻,不斷強化青年學生愛黨愛國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為迎接黨的二十大獻禮。


圖 實踐團成員微講解視頻
為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實踐團開展沉浸式體驗教育,進一步挖掘桂北紅色資源,充分發揮其育人功能,在可感可及的過程中堅定理想信念,收貨心得、收獲成長,達到了以文化人、以德潤心的教育目的。


圖 實踐團成員湘江戰役紅色曆史學習心得
走着先輩們戰鬥過的路,實踐團隊隊長沈鑫向團隊成員講述“我們一定銘記這段曆史,以吾輩之青春,捍衛盛世之中華”。
③ 體悟紅色文化,實現全方位黨史學習教育效果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紅色移動博物館賦能黨史學習教育實踐團堅持内涵式發展,充分挖掘并利用好桂北紅色資源,創新載體,務求實效,将線下積極開展與線上加強傳播相結合,踐行移動博物館賦能黨史學習教育“三利用三推出”機制,即利用新媒體平台,創新推出“雲課堂”;利用專業本領,創新推出“移動博物館設計”;利用設計服務,創新推出“紅色文創産品”。注重将社會觀察、知識積累、實踐思考等成果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具有建設性的意見和舉措,引導青年學生實踐出真知、實踐長真才,用實際行動踐行“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時代宣言。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紅色移動博物館賦能黨史學習教育實踐團根植于桂北紅色革命曆史土壤,以真實還原曆史文物,展現曆史文物為主要内容,緻力于打造出“赓續紅色血脈,傳承紅色基因”移動博物館。通過短視頻、自媒體、移動課堂等數字資源和大篷車、汽車等移動載體,将桂北紅色遺址遺迹、紅色文化等實體化物質進行虛拟化、數字化處理,從而實現博物館可移動化、數字化、全媒體化,打造桂北紅色文化移動博物館。

圖 實踐團運營的抖音、小紅書、新浪微博等平台
實踐團實地深入路莫村軍需物資轉運站紀念館,利用專業優勢,制作了移動博物館效果圖,得到了村基層幹部及衆多社區居民的一緻認可。

圖 路莫村軍需物資轉運站移動博物館設計主視圖
圖 路莫村軍需物資轉運站移動博物館閱讀區主視圖

圖 路莫村軍需物資轉運站移動博物館視頻學習區主視圖
作為長征路上關乎中央紅軍生死存亡的關鍵一戰,湘江戰役正是紅軍戰士們堅定理想信念的集中體現。本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通過讀紅色經典、看紅色電影,将參觀學習與文化體悟有效銜接,同時實踐團将把紅色文化素材剪輯成紅色短視頻,通過實踐團的自媒體平台傳播紅色記憶,為移動博物館賦能黨史學習教育奠定基礎。
“紅色移動博物館太厲害了,我特别喜歡看紅色電影,感覺這些紅色精神,紅色文化真的很了不起。我長大以後,希望我也能夠像哥哥姐姐們一樣,發揚紅色文化,為紅色力量的傳播注入新的血液”小朋友在觀看紅色電影的時候笑着說道。

圖 實踐團成員引領小學生觀看紅色電影

圖 實踐團成員引領桂航學子讀紅色經典

圖 實踐團成員剪輯的紅色短視頻
紅色文創是赓續紅色血脈、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載體,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紅色移動博物館賦能黨史學習教育實踐團将根據紅色事迹、紅色文化元素,發展湘江戰役紅色文創産品,讓文創設計賦能黨史學習教育,讓文創産品助力紅色基因傳承。

圖 實踐團成員設計的湘江戰役紅色文創産品-帆布袋

圖 實踐團成員設計的湘江戰役紅色文創産品-徽章

圖 實踐團成員設計的湘江戰役紅色文創産品-鑰匙扣
下一步,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紅色移動博物館賦能黨史學習教育實踐團将進一步發揮地緣優勢、專業優勢,凸顯特色,接續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現場教學,讓學習生動起來;利用運營的自媒體平台,創作推送一批主題短視頻,打造移動式學習教育課堂,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讓革命薪火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