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曆久彌堅。在百年奮鬥曆程中,無數革命先烈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抛頭顱、灑熱血,奉獻了自己的一切留下了彌足珍貴的寶貴經驗和精神财富。他們的革命意志和奉獻精神值得所有當代青年學子學習。為進一步幫助受資助學生拓寬視野,積累知識,學習紅色文化。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受資助學生組成的“尋訪湘江戰役的紅色記憶”實踐團隊于7月16日來到桂林市灌陽縣新圩鎮進行研學實踐活動。此次活動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學習了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實地走訪湘江戰役路線,向新一代的中國青年弘揚革命精神、赓續紅色血脈。
瞻仰紅色遺迹,感受時代風華
7月16日中午,實踐團隊來到湘江戰役新圩狙擊戰酒海井紅軍紀念園開展活動,成員都懷着敬仰的心情走進湘江戰役紀念園。在這裡可以看到彭德懷、陳樹湘等烈士的照片、文物以及當時用的武器、槍戰的路線圖等。

圖為團隊成員在新圩阻擊戰酒海井紅軍紀念園合影。
第一站,團隊成員來到酒海井紅軍紀念園,走進紀念園便可以看到廣場裡由一杆槍做成的紀念塔、一頂紅軍帽做成的紅軍墓,令人歎為觀止。首先是講解員帶着實踐成員走訪陳列館講述分享湘江戰役的革命先烈故事,這裡是湘江戰役新圩阻擊戰一百多名紅軍傷員殉難之處。1934年11月27日開始的新圩阻擊戰,紅三軍團與數倍于己并擁有飛機、火炮優勢的敵人血戰數晝夜,數千紅軍指戰員血灑戰場,以血肉之軀築起了搶渡湘江的生命通道,保證了中央紅軍的左翼安全,為中央領導機關和紅軍主力搶渡湘江赢得了寶貴時間。革命先輩們的服從大局、勇于擔當、毫不退縮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青山有幸埋忠骨,革命精神代代傳。團隊成員傾聽了紅軍在新圩阻擊戰中的慘烈戰鬥故事,聆聽了軍民之間的濃濃情誼,緻敬了陳樹湘為蘇維埃流盡最後一滴血的英勇事迹,懷着對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瞻仰了紅軍重傷員罹難所在地酒海井。

圖為團隊成員在聆聽新圩阻擊戰中的戰鬥故事。
圖為講解當年酒海井的悲壯事迹。
在新圩酒海井,還有一段字字泣血的犧牲故事。紅五師曾在新圩鎮和睦村的下立灣屯設置了一個臨時戰地救護所。完成阻擊任務後,由于形勢緊迫、時間倉促,來不及将救護所裡的重傷員及時撤離和轉移。救護所的傷員不幸落入敵手,被敵人用棕繩捆綁,殘忍地丢進酒海井,全部壯烈犧牲。
圖為酒海井紅軍烈士殉難處(前)和酒海井紅軍烈士紀念碑
追尋長征記憶,傳承紅色基因
團隊沿着長征路向第二站下立灣戰地救護所前進。路途中,團隊成員重溫長征路,走這一條不長不短的小路,成員都有一點氣喘籲籲,可想而知我們的先輩飽受磨難而走的路是有多麼的艱難。抵達目的地講解員給實踐成員講述戰地救護所事迹,向新一代的中國青年弘揚革命精神、赓續紅色血脈。一百年來,在中國共産黨的旗幟下,一代代的中華兒女融入黨和人民的事業,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力量,作為新的一代中華兒女,定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定理想信念,增強愛國主義情懷,傳承民族精神。

圖為講解員為實踐團隊講述新圩阻擊戰中,紅軍部隊當中湧現了衆多可歌可泣的事迹。

圖為當年發生在灌陽縣境内的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的具體事迹。

圖為團隊成員觀看救護所碑文。
告别救護所,團隊沿着長征路來到第三站紅五師指揮所舊址,位于灌陽縣新圩鎮龍橋村委楊柳井屯。指揮所分南北兩屋,北屋四間分别為作戰室、機要室、休息室和糧食儲藏室;南屋四間分别為警衛室、休息室和廚房。

圖為講解員為團隊成員進行講解紅五師指揮所舊址曆史。

圖為全體成員在紅五師指揮所舊址合影。
通過觀看圖文資料和聽講解員講解,團隊成員知道了李天佑率師長指揮新圩阻擊戰,守住了湘江的第一生命線和鐘赤兵政委因身負重傷多次截肢,用一條腿堅持走完長征路的故事。
感悟革命精神,赓續紅色血脈
千百年來,中華民族曆經苦難,但沒有任何一次苦難能夠打垮我們,最後都推動了我們民族精神意志力量的一次次升華。現如今我們的物質生活水平有極大提高,但是奮鬥精神卻一點都不能夠少,永久奮鬥的好傳統一點都不能丢,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新征程上,必然會有艱巨繁重的任務,必然會有艱難險阻,甚至驚濤駭浪,特别需要我們發揚艱苦奮鬥精神。
團隊中蒙曉同學在此次資助行結束時說到:“從紀念園經過長征路到救護所再到指揮所的紅色之旅,我仿佛穿越時空到達慘烈戰場,看到100多名傷員被敵人無情抛棄在酒海井,看到蔣氏家族為抗擊敵人将祠堂作為救護站,看到李天佑政委獨腿走完長征路。在這次研學活動中,我深切地感受到我們軍隊将士保家衛國的誓死決心,也深感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在黨和政府的資助下更要發奮努力,在奮鬥中代發光發熱,鑄就青春榮光。”
聽了蒙曉同學的感慨後,大家也紛紛表示了自己在此次的研學實踐活動中對紀念園和阻擊戰遺址背後的曆史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更對為革命事業而獻身的先烈充滿了敬重之情。也堅定了新時代青年要繼續學習紅色文化,傳承和發揚革命精神的決心。新青年将更努力進取、勇于拼搏,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的長征路貢獻一份力量。
之後,為了更充分的認識和宣傳這段曆史,“尋訪湘江戰役的紅色記憶”實踐團隊觀看湘江戰役的相關紀錄片,進一步加強自身紅色文化素質,愛黨愛國,積極向黨靠攏。同時,該團隊成員也以視頻和網絡平台結合的方式對湘江戰役和紀念館進行宣傳,讓更多的青年銘記曆史,傳承紅色文化,發揚長征精神,做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書寫時代華章。